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方式改革浅谈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硕士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20 10:10:20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挖掘深度进行控制,既疏浚了河道,又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

  2 不同性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重点

  依据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结合实际情况,通常将水利工程按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公益性项目、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分别建立稳定的投入体系。相应地,在内部同样需要寻求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运行管理方式。为此,这里针对3种不同性质的水利工程,分别探讨其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

  2.1 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公益性水利工程产生的是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服务的。但其现状却令人担忧,如堤防失修现象普遍,抗洪能力大大低于原设计要求,严重威胁着防护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削约防护区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投资少、标准低造成的“先天不足”外,“后天失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解决公益性水利工程“先天不足”的最有利措施是建立有效的水利投人机制,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严把设计标准与工程质量关。

  2.2 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准公益性水利项目是以公众服务功能为主,兼具经济效益或经济功能。同时又有社会效益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清晰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的运行管理方式,公益性部分以完善补偿机制为主线,经营性部分(主要指供水1则侧重于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体系。此外,必须重视政府投入的份额。这既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有一个良好开端的保证,也能引导后继配套资金的投入,为水利工程良性资产的形成以及实现自我积累产生推动效应。

  2.3 经营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经营性水利工程通过将产品投入市场获得收益,其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应通过制定商品价格予以补偿。鉴于市场化操作的可行性以及水利项目本身的特性,这里以供水收费作为研究对象。水利投入要有产出,工程运行中的耗费需要补偿.产出和补偿效益要通过价格和收费来实现。因此,建立有偿供水制度,完善以供水成本为基础的水价形成机制应当成为经营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

  3 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经营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针对城市水价、农业水价、水价补贴等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但就公益性水利工程而言,在补偿范围、补偿渠道、补偿措施等方面还有待于作进一步改善。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